您好:歡迎光臨風騰財務!
公轉私5萬、個人卡入賬5萬、銀行存取現金5萬元以上是不是要被稅務局重點監控?
問題一
你好,經常遇到企業老板和會計人員咨詢,公轉私5萬以上、個人卡入賬5萬以上、
銀行存取款5萬元以上是不是要被稅務局重點監控?這個5萬元的說法來源有依據嗎?
答復:好的,我首先給大家說一下5萬元的出處:
1、自2017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《金融機構大額交易和可疑交易報
告管理辦法》(中國人民銀行令2016年第3號)第五條 金融機構應當報告下列大額交易:
其中一種就是:當日單筆或者累計交易人民幣5萬元以上現金繳存、現金支取、現金結售匯、
現鈔兌換、現金匯款、現金票據解付及其他形式的現金收支。
注意:金融機構應當履行大額交易和可疑交易報告義務,向中國反洗錢監測分析中心報送
大額交易和可疑交易報告,接受中國人民銀行及其分支機構的監督、檢查。
2、2018年5月23日,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了《關于試點取消企業銀行賬戶開戶許可證核發的通知》
(銀發[2018]125號)
三、加強向個人銀行結算賬戶轉賬管理
銀行應當根據企業的注冊資金、日常資金支出等,與企業合理約定基本存款賬戶向個人銀行結算
賬戶支付款項的單筆和每日限額。
企業基本存款賬戶向個人銀行結算賬戶支付款項超出限額的,應當向銀行出具付款憑據。無法提
供付款憑據,或者提供的憑據無法說明付款用途的真實性和合法性的,銀行應當拒絕辦理。
注意:這里并未提到公轉私有5萬元的限制。
3、2018年6月份,央行發布了《中國人民銀行關于非銀行支付機構開展大額交易報告工作有關要
求的通知》(銀發〔2018〕163號)。根據該通知要求,2019年1月1日起,包括微信支付,支付寶
等在內的非銀行第三方支付機構以下交易情況必須上報:其中包括當日單筆或者累計交易人民幣
5萬元以上(含5萬元)的現金收支。
注意:大額交易報告覆蓋至第三方支付機構,也就是通過微信、支付寶等轉款5萬元以上也要履行
提交大額交易報告。
4、2021年1月末,央行、銀保監會、證監會等三部門聯合發布《金融機構客戶盡職調查和客戶身份
資料及交易記錄保存管理辦法》,被稱為央行“1號令”:個人到銀行存取現金超過5萬元,需要核實
身份,登記資金來源和用途。本來該辦法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。很快央行公布,個人存、取款超
過5萬元以上要求登記個人信息這一項規定被取消了。說是由于銀行系統以及技術問題迫不得已暫緩執行。
因此從上述官方政策來看,你所擔心的公轉私5萬、個人卡入賬5萬、銀行存取款5萬元以上要被稅務
局重點監控的說法是沒有政策依據的。
只是從金融部門來講,大額資金交易有可能存在資金監控的風險。
因為目前人民銀行基于反洗錢、反詐騙、反避稅的考慮,確實也在不斷加大對大額可疑交易的監控力度。
作為我們老百姓和中心企業來講,只要是真實交易、有合理用途和證據、不是基于洗錢避稅的目的,
正常轉款取現等是沒有問題的。
問題二
那么為了避免大額交易帶來資金監控、賬戶凍結等風險,您有什么好的建議送給大家嗎?
答復:首先建議以后的資金往來、款項收付盡量做到公對公轉賬,少用個人卡或者現金。若是確實因
為經營需要公轉私、個人卡等,需要注意以下幾個細節:
1、盡量避免快進快出、大額頻繁;
2、還要避免分散轉入、集中轉出或集中轉入、分散轉出;
3、避免每日轉入、轉出金額基本一致以及避免不留余額現象;
4、避免交易金額資金流向與客戶的身份年齡職業不匹配、與企業經營規模、經營范圍等明顯不符;
5、避免長期閑置的賬戶原因不明地突然啟用,且短期內出現大量資金收付;
6、盡量避短期內頻繁地收取來自與其經營業務明顯無關的個人匯款;
7、盡量避存取現金的數額、頻率及用途與其正?,F金收付明顯不符;
8、避免賬戶24小時發生交易甚至凌晨附近也存在第三方支付轉入交易現象;
9、轉款盡量有個時間差,防止出現資金異常被凍結賬戶情形。
10、還要注意轉款用途盡量與經營有關、留存相關證據資料等,防止一旦被凍結卡或者賬戶,便于提交相關資料解凍。
小風溫馨提示;盡量避免快進快出、大額頻繁,卡里不留余額。一旦銀行卡被凍結,是非常麻煩的。